
服务热线:
023-86817369

服务热线:
023-86817369
重庆泰莱斯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信息网上公开表
一、评价报告基本情况
二、项目简介
重庆万力联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1100万元,公司位于重庆市石柱县南宾镇万寿大道169号,公司主要从事主要从事汽车电动燃油泵总成、汽车全车门锁、点火开关、发动机缸罩等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本项目其所属行业为汽车制造业,其年产250万套电动燃油泵及支架总成。
三、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本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紫外辐射、工频电场;
化学因素:电焊烟尘、其他粉尘、煤油、氮氧化物、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硫酸、氢氧化钠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情况一览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统计
四、评价结论与建议
4.1评价结论
职业卫生综合评价一览表
根据用人单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毒理学特性、浓度(强度)、接触频率、时间、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风)险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1号)及《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的要求,综合分析,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风险分类为较重。
根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现场检测结果和采取的管理、工程技术和个体防护等方面的职业病防治措施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用人单位当前职业健康管理存在一定的不足。用人单位根据本报告书提出的相关建议,在采取对应措施后,其职业卫生现状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4.2评价建议
(1)职业卫生管理:应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严格管理和实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定期检查职业病防治制度落实情况,并对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更新。建议用人单位设置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将本次评价期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在公告栏中进行公示。
(2)工程技术措施:企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自动化、机械化、密闭化的工艺,减少劳动者直接接触尘毒的时间。企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将高噪声作业和低噪声作业分开或进行有效隔离,避免交叉影响。建议企业将试漏、气密性检测等环节所使用的煤油更换为其他无毒害的原料,减少对作业人员的危害。
(3)示标识设置:用人单位已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要求在作业场所设置了公告栏,按照相关要求设置了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进行了噪声、粉尘、高温等职业危害因素的告知。建议用人单位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在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中增加防护措施、标准限值和检测结果等,同时应注意警示标识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如发现有破损、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时要及时修正或更换。
(4)应急救援:用人单位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现场配备应急救援设施,并按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定期进行演练。
(5)个人防护:建议防噪耳塞的防护参数SNR值在10至27db(A)之间为佳,控制作业人员实际接触噪声强度在75~80dB(A)之间为佳。
(6)职业健康监护:企业应按照要求对实际接触职业危害作业人员进行体检。用人单位应担按照《劳动者职业卫生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安排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的岗前体检、在岗期体检和离岗体检,完善体检项目类别,并将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告知劳动者。
五、专业技术评审组评审意见及结论
现场存在的问题:
1、未公示检测结果,警示标识不规范,部分工人未戴口罩,个别人员的口罩不符合要求。
2、下料处的吸尘罩不能覆盖扬尘,打磨处吸尘设施基本不能起作用,打磨区抽风效果不佳,风口设计过低,不能满足要求。
3、喷漆房设计不符合要求。
报告书:
1、 评价依据增加甲醛、微小气候的检测依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安监总厅[2016]9号)。
2、 P16中表2.2-1完善原辅材料:油漆、胶水、固化剂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包装规格。
3、 P18中说明女工人数,表2.4-2中增加打包岗位的工作日写实,核实前后岗位人员数量。
4、 P22中2.5.1补充生化池是否涉及清淤的情况,并对清淤的作业情况进行说明。
5、 P33表4.1.2-1补充各个岗位的作业接害方式。
6、 P45表4.1.5-9中“甲苯”、“二甲苯”危害程度为中度危害(Ⅱ级)。
7、 补充检测期间的现场情况,生产负荷情况描述。
8、 P46表4.2.3-1中,补充实验室检测设备名称。
9、 P52表4.3.2-1中“CSTEL”表示不规范,建议用C或C短时间表示。
10、 2017年未检测苯乙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未对其未检测项目进行说明。两次检测结果数据变化较大,对具体采取的工程防护措施应进行说明,对具体变化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11、 P74中6.1补充密闭空间作业。
12、 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周期不能满足要求,防毒面具的滤毒盒更换周期应进行说明。
13、 职业健康检查的分析评价应针对各个岗位进行评价。
14、 P99中补充应急救援预案的项目,12.3中补充各岗位设置的警示标识及告知卡的内容。
15、 建议补充“尽量采取无苯油漆”。
16、 工程措施建议应针对各个岗位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对应的具体可操作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17、 补充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结论:整改后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