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
023-86817369

服务热线:
023-86817369
重庆泰莱斯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信息网上公开表
一、评价报告基本情况
二、项目简介
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10月成立下属分公司:“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网改造项目管理分公司”,分公司地址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高笋塘85号,负责人:胡恒。分公司受集团公司委托主要从事电网的建设改造。分公司下设综合办、财务处、工程处、安监处、项目前期及协调处等五个部门,现有员工41人。根据三峡水利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规划,拟建凉水110kV变电站主要为长岭、太安等乡镇等及其周边农村供电,同时承接白羊、长滩变电站转接来的白羊、长滩35kV变电站负荷。该区域目前主要由五桥110 kV变电站供电,其35kV供电半径已达到28km,10kV供电半径超过20km,供电质量极差,且供电可靠性低。
根据设计方案,本工程为 110kV 凉水输变电新建工程,包括凉水 110kV 变电站和110kV 线路以及 35kV 线路。该项目凉水110kV输变电工程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立苇村8组沙湾。凉水变电站主要为35kV白羊、长滩变电站和长岭镇及周边农村供电。
本工程包括新建凉水110kV变电站和相应的110kV电源线路接入,同时将白羊、长滩35kV变电站π接入凉水变电站,新建相应的35kV线路。拟建的凉水变电站主变容量终期为2×40MVA,本期1×40MVA,电压等级为110/35/10kV。 110kV出线终期8回,本期2回,本期开断110kV赶五线接入凉水站,35kV出线终期4回,本期4回,本期开断35kV长白、五长线接入凉水站;10kV出线终期24回,本期12回。
三、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本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工频电场、六氟化硫。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情况一览表
(1)物理因素
① 噪声
噪声是本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该项目的主要机械噪声主要为排风装置、变压器冷风机等。主要电磁噪声为变压器、电抗器和电晕噪声等。根据类比检测数据,类比企业的各个检测点的噪声均未超标。
预测:拟建项目建成投产后,由于本项目比类比企业自动化程度更高,人员接触时间更少,且设施设备均是采用新工艺、新材料的先进技术设备,其噪声将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②工频电场
根据类比检测结果表明,类比对象工频电场合格率均为100%。结合相关资料调查,如果采取良好的屏蔽措施,作业人员接触时间少,本工程工频超高压电场工作场所和周围辅助建筑处的工频电场强度能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预测:拟建项目建成投产后,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将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化学因素
本工程主要使用六氟化硫断路器,所用化学物质主要六氟化硫气体,由于生产工艺先进,设备自动化、密闭化程度较高,一次性添加,巡检发现减少再补加,且用量相对较少,结合类比检测结果,如采取有效的通风、个人防护措施及制定操作过程,作业人员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作业场所中该类化学物的浓度不会超过国家标准要求。但应注意六氟化硫断路器的完整性,若发生泄漏则可能产生窒息。
预测:本工程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了相应的毒物防护设施,如果将各种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并在生产过程中正常运行,同时加强职业卫生管理,那么作业场所使用和产生的各种有毒化学物质将能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四、评价结论与建议
4.1评价结论
职业卫生综合评价一览表
根据《高毒物品目录》,本项目不涉及高毒物品。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的规定,本项目属于电力供应,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一般;根据工程分析及类比项目检测结果,结合《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17〕第90号)相关要求,综合分析判定,本拟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为:一般。
4.2评价建议
4.2.1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
(1)工程技术措施
(2)个体防护措施
(3)应急救援补充措施
(4)辅助用室补充措施
(5)职业卫生专项投资
(6)职业卫生管理补充措施
4.2.2建设施工过程职业卫生管理的措施
4.2.3其他建议
五、专业技术评审组评审意见及结论
1、报告中“三同时”的应用不是最新规定,应核实修改;
2、建设项目概况中应增加利旧情况叙述;
3、完整正确描述竖向布置分析评价;补充完善建筑卫生学部门建筑物层数,层高;辅助用室的卫生特征;
4、找附件中单独列出主要要件,包括理想文件或备案材料照片图、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主要设备布局图;
5、补充值守人员接触频度;修改巡检人员接触时间的表述;
6、在主报告中补充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具体内容;项目运行时设施设备维护保养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进行合理性和符合性评价,列出不符合项;涉及急性损伤(中暑或中毒)的应急救援工作场所;
7、补充完善生产过程中原辅材料;类比企业防护设施的优缺点;
8、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预测中,以列表形式按工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计接触水平、评价结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进行分析;
9、可研报告中未提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设置,主报告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评价结论建议改为不符合;
10、对职业卫生专项投资分项列表进行评估秒速、列表描述职业卫生专项投资;
11、进一步精炼补充措施建议,使其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结论中明确个评价项目的分项结论和拟建项目职业病防治综合结论。
结论:整改后通过。
|